APP | 
English |
企业动态

提供实时的公司新闻及行业动态

中美关税又有新变化?释放了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 2021-11-04 新闻来源: Tradesns 浏览次数: 750


中美关税又有新变化?释放了什么信号?

据彭博社、路透社等海外媒体报道,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日前表示,中美之间最终可能会考虑以互惠的方式降低一些关税。

她认为,降低关税可以压低通胀。数月以来,美国国内供应链中断、物价飞涨、商品缺货以及通胀等问题持续加剧,经济运行正遭遇空前严重的冲击。

而种种迹象显示,美国已经在关税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美国商务部10月31日宣布,从明年1月1日起,美国将以关税配额制取代在“232条款”下对欧盟输美钢铝产品征收的现有关税,以缓和美欧已持续三年的钢铝关税争端。

这似乎表明,全球贸易争端出现了缓和之机。

呼吁互降关税

11月1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表示,美国与中国最终可能会考虑以互惠的方式降低一些关税。

耶伦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关税往往会推高国内价格,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比如铝和钢等原材料,这意味着降低关税将产生“抑制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效果。

对于耶伦的这番讲话,有专业人士认为,美国在当前诸多问题上急需中国的合作,但在做出让步的同时,仍希望是用一种“维护美国面子”的方式来进行话语表达。

然而,中美关系的下行全因美方单方面破坏所导致,美方想要合作须先改变一系列对华错误政策,而中方则应保持“战略定力”,“听其言,观其行”。

财政部长和其他官员坚持认为,美国目前的价格飙升是供应链瓶颈和能源价格上涨的结果,但通胀应该会在2022年下半年缓解。

事实上,数月来,美国供应链危机愈演愈烈。

港口拥堵、运力不足、货船滞留,供应链与物流系统陷于崩溃。港口集装箱堆积如山,不少零售店货架却空空如也。

供应链危机如同推倒多米诺骨牌,一环影响下一环,商品供应短缺、涨价、限购与延误困扰着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经济运行遭遇空前严重的冲击。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认为,美国通货膨胀率面临显著攀升的持续风险,政府债务累积和其他深层压力,可能使通胀率长期高企。

此前,中国一再敦促拜登政府取消特朗普征收的关税。美国官员已恢复排除程序,这可能会导致部分关税被取消。

在中美贸易领域,政府目前出现了不一致的意见。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希望政府宣布提高对华部分关键行业产品的关税,同时减少对其他数千种商品的惩罚;

但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则希望行动不要这么快,先给中方留出时间进行贸易谈判。

当被问及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是否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时,财政部长耶伦表示,“我们的贸易代表曾表示,我们将考虑进一步降低关税。我们希望看到第一阶段的结果,但稳定并最终以对等方式降低一些关税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结果。”

10月26日上午,中美举行视频通话。

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此前,在与戴琪的交流中,双方进行了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主要讨论了三方面问题:

一是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和世界都非常重要,应该加强双边经贸往来与合作。

二是双方就中美经贸协议的实施情况交换了意见。

三是双方表达了各自的核心关切,同意通过协商解决彼此合理关切。

当时,中方就取消加征关税和制裁进行了交涉,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等问题阐明了立场。

全球贸易争端已现转机

事实上,美国已经在关税问题上动手。

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宣布,美国和欧盟已经就钢铝关税问题达成协议,以解决在特朗普执政时期产生的外交分歧。

特朗普于2018年决定对欧盟的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并使用美国《贸易扩张法》的232条款为其辩护。

根据该条款,在外国进口商品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时,美国总统有权力调整进口关税。

该行为导致了欧盟国家对美国制造的摩托车、波本威士忌、花生酱和牛仔裤等商品实施了报复性加征关税。

根据已宣布的协议,部分欧盟的钢铁和铝制品在进口美国时将无需缴纳关税,但232条款的关税不会被完全取消,欧盟将取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加征关税。

雷蒙多还补充称,该协议还要求所有通过欧洲向美国进口的钢铁与铝制品必须完全在欧洲生产。

目前,通胀问题是美国经济的最大痛点,“胀”已成为“滞”的催化剂。

一是物价上涨抑制消费支出,通胀预期抑制消费信心;

二是通胀压力抑制生产经营活动,制造业、中小企业受较大冲击;

三是物价与工资螺旋,“工资粘性”短期抑制就业复苏;

四是国内物价压力抑制出口、扩大贸易逆差。

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不仅增加了进口成本,也破坏了供应链的稳定性。特朗普时期加征关税或有较大部分被美国消费者承担,预计抬升居民商品消费总成本0.5-1%。

更重要的是,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大的产品,在疫后美国工业用品需求激增的情况下,也遭遇了更严重的供应链瓶颈问题。

深层次原因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愿景,与后疫情时代美国经济的新特征出现矛盾。

此外,加征关税促使全球供应链重塑,引发贸易伙伴关税反制,亦造成更广泛的国际供应链压力。关税调整可能是美国痛定思痛后的一个必然选择。